银川分局执法六大队以柔性执法助力营商环境优化
近日,执法监督局银川分局执法六大队坚持“先送法、后帮扶、再执法”理念,连续处置两起涉路施工违法行为,以柔性执法助力营商环境优化,为群众安全出行筑牢防线。
普法及时纠违,免罚彰显温度。4月11日10时,大队巡查至S304线K18+950米上行处时,发现贺兰某村道路维修承包商胡某正在架设施工龙门架。经现场勘验,该构筑物基座距公路边缘仅2米,单侧基座尺寸0.6×0.3米,明显违反《公路安全保护条例》相关规定。执法人员当即启动执法记录仪,出示证件后展开调查。
“原以为在村道施工不用审批,没想到触碰了法律红线。”面对当事人的困惑,执法人员现场开展“以案释法”,通过手机展示电子版法规条文,结合龙门架可能引发的视距遮挡、车辆碰撞等安全隐患进行讲解。胡某某立即组织拆除设备,在执法人员的协助下,不到一小时内恢复路面原貌。鉴于其属首次违法、及时纠正且未造成后果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》第三十三条及宁夏交通运输免罚清单第18项之规定,执法部门作出不予处罚决定。
前置宣传见效,源头防范违法。次日上午,执法人员巡查G109线K1191+150上行段时,发现丁南村附近工人正在组装龙门架。因为龙门架还没有架设,执法人员主动递上《涉路施工服务指南》,现场召开5分钟“执法微课堂”,重点讲解《公路安全保护条例》第十一条关于建筑控制区的规定,“多亏你们提前指导,我们马上重新选址安装,一定按要求装在控制区以外。”施工负责人当场承诺依法规范施工。
“处罚不是目的,守护路产路权安全与助力企业发展需要找到平衡点才是最终目标。”执法六大队负责人说。大队不断加强推进“预防为主、惩教结合”的治理模式,从“事后查处”向“事前服务”转变,用法治温度护航企业发展,以共治理念筑牢安全防线。(银川分局执法六大队 马红峰)